人稱「阿農師」的國寶級「傳統藝術保存者」詹益農,展現半世紀「鉋刀活字典」功力,民國103年被新北市政府正式登錄為製鉋傳統藝術技術保存者,只在小學念了一年書就失學的阿農師,現在是台北科大第一位「駐校工藝家」,帶領大學生復興傳統工藝。

台灣傳統鉋刀體系龐大,但電動機具信用貸款率利比較 興起使得傳統鉋刀逐漸被取代,阿農師17歲出師,半世紀以來製作過無數支鉋刀。即便在市場上鉋刀產業已然沒落,73歲的他卻能走入學術領域,將一身的功夫傳承下車貸銀行查詢 去。

阿農師是鹿港消債更生 人,他說母親嫁給鹿港望族,但他的父親被日本人抓去當兵,死在戰場,當時他還在母親胎裡,大肚子的母親牽著兩個兒子投靠娘家,家中一貧二洗,兩個哥哥都沒進過學校,他雖然有去念小學,但只讀了一年就輟學。

阿農師說,小時候必須去田裡撿地瓜、拾稻穗回家煮來吃,也要去撿木頭回家燒紫,到了17歲那年去跟木工師傅學做鉋刀,很有天賦的他,別人要學10年才會「出師」,他是那年農曆正月15日拜師,同年8月15日就出師,7個月就學到一身功夫,但當學徒很辛苦,每天6點學到天黑。

只讀過一年小學,現在竟能在大學裡當「業師」,阿農師說,他真的作夢也沒想到會有這一天。因為他只能聽說台語,上課教大學生時,只能用台語講解,台科大教授再國語翻譯給學生聽。問他現在大學生學木工的功夫如何?阿農師笑說,有一兩人「目頭很巧」(能觀察善中古車試算 學),學得不錯。

鉋刀是過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,除了製作各式傢俱,你知道頭上戴的帽子,腳上穿的木屐,廚房用的鉋具,從頭到腳,都離不開它。「阿農師」詹益農是國內僅存唯一政府正式登錄的製鉋工藝傳統藝術保存者,北科大即日起至7月1日展出「福鉋台灣」特展。

鉋刀在傳統社會是重要的工具,製作一個桶子就需要桶司鉋、桶外鉋、桶內鉋和桶底鉋,製木屐需「木屐鉋」、刨柴魚片有「柴魚鉋」、編織草帽需「柴司草鉋」等等,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,因此製鉋師角色更顯重要。這次在臺北科大藝文中心共展出造型與功能各異的62把鉋刀,全數由阿農師製作。

為了這次特展,阿農師挑戰製作傳統鉋刀中最具代表性的「桶司鉋」,並且放大為一般桶司鉋的10倍大、長達2.5公尺,已房屋借款利率 遞件申請金氏世界紀錄。

北科大木藝中心主任、「福鉋台灣」策展人陳殿禮指出,這座桶司鉋光是取得台灣在地材料青剛櫟就已經不太容易,又另請匠師以目前少見的貼鋼手法打造刀片,由製鉋藝師、雕刻師、塗裝師及策展人等四位加起來超過二百多年的歲月,不僅能夠實際使用,還在前端雕刻龍頭,賦予獨特的藝術價值。

這回特展是台灣傳統鉋刀進入學術研究領域的首次策展,名稱取「福報」的諧音,將鉋刀轉化為文創台南二胎貸款 商品「福鉋」,阿農師製作的禮盒曾致贈總統、國內外專家學者等,希望能藉由推廣創新,傳承失落的製鉋技藝並喚醒台灣記憶。雲林民間貸款


arrow
arrow

    xfgjj4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